平安证券解读4月金融数据:房贷低迷放大信贷淡季
平安首经团队:钟正生/张璐/常艺馨
核心观点
新增社融表现乏力。继一季度“天量”投放后,2023年4月社融增长明显降温,比去年4月疫情冲击期间创下的低点仅多增2873亿元,“稳信用”压力有所显现。社融骤降的主要拖累在于人民币信贷增势放缓, 4月降至2008年以来历史同期的次低点。表外融资和直接融资基本延续了一季度的格局。1)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小幅正增长;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较去年同期降幅收窄;2)企业直接融资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,主因债券到期规模较大。3)政府债融资规模同比多增,但需警惕其“后劲”。2023年提前批的剩余发行额度不及万亿,截至5月上旬尚未下发剩余批次的地方债额度,期间空档可能拖累政府债融资表现。
新增人民币贷款偏弱,增量明显弱于历史同期均值。各分项从强到弱排序,企业中长期贷款gt;;企业短期贷款gt;;居民短期贷款gt;;居民中长期贷款。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最大问题仍然在于居民中长期贷款,房地产销售不振使其增量不足,居民预期偏弱、提前偿还存量房贷又雪上加霜。但基于4月这个信贷投放传统淡季的数据,尚不能得出企业信贷需求不足的结论。一方面,企业中长期贷款在一季度大幅高增后,4月又创历史同期新高,仍能有效发力;另一方面,表内票据维持低增长,也意味着目前企业贷款需求或许尚可。此外,4月初以来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较快推进,这有助于缓解银行面临的净息差压力,增强其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,能够为企业贷款利率的进一步下调“蓄力”。
从货币供应量和存款数据看:1)M1同比小幅回升。每年前4个月翘尾因素对M1同比走势影响较大,或是驱动其变化的主因。在贷款扩张的同时,企业存款也有边际改善。2)M2同比增速有所回落。4月居民资产再配置,银行理财规模重回扩张,对M2形成拖累。考虑到去年4月M2同比增速较3月抬升0.8个百分点,基数变化也有较强影响。3)居民存款同比少增。考虑到4月多家中小银行下调挂牌存款利率、银行理财市场火热、居民提前偿还房贷规模较高,其驱动因素更多是家庭资产的再配置,流向消费规模可能较为有限。4)4月财政存款同比大幅多增,但结合基建相关高频开工率和重大项目开工金额数据看,财政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可能有所减弱。从4月金融数据看,房地产恢复仍然缓慢,此时若财政基建支持力度不稳,可能导致中国经济环比增长动能较快衰减。
目前社融增速回升幅度较小,但与名义GDP增速对比看,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还是比较有力的。即便按2023年中国名义GDP增速7%-8%的情形,10%的社融增速也应足够与之匹配。我们认为,后续需通过财政加力、促进房地产修复、促进家庭超额储蓄动用等方式扩大总需求,夯实经济回升势头。
新增社融表现乏力
新增社融表现乏力。2023年4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为1.22万亿元,同比多增2873亿元;社融存量同比增速持平于上月的10%。考虑到去年同期疫情多点散发、社融一度触“冰”的低基数效应,以及今年一季度“开门红”期间社融月均同比多增8200多亿的亮眼表现,4月社融表现乏力“稳信用”压力有所显现。从分项看:
一方面,人民币信贷增势放缓,是4月社融骤降的主要拖累。2023年4月人民币贷款4431亿元,为2008年以来历史同期的次低点。不过,得益于出口边际回暖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,4月外币贷款同比有所少减。
另一方面,表外融资和直接融资基本延续了一季度的格局。
-
一则,企业直接融资同比缩量,继续小幅拖累新增社融。2023年4月企业债融资、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分别同比少增809亿元、173亿元。今年春节后,企业贷款发行规模持续高于去年同期,但到期偿还也迎来高峰,对净融资构成拖累。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,2022年10月推出的500亿元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尚未开始投放使用,相关政策支持还有待落地。
-
二则,政府债融资规模同比多增,但需警惕其“后劲”。今年前4个月,财政继续前置发力,政府债融资规模较去年同期累计多增3114亿元。以财政预算数据看,2023年政府债融资的总体规模与去年相当。但不同之处在于,2022年在3月底就已经下达剩余批次的新增地方债额度,而2023年截至5月上旬仍未下发剩余批次的地方债额度,且提前批的剩余发行额度不及万亿。如果近期下达地方债额度,按照往年节奏,经过地方政府项目额度分配、预算调整程序,剩余批次地方债可能至6月中下旬才能发出,期间的“空档”可能会拖累政府债融资表现。
-
三则,表外融资同比多增,持续对社融构成小幅支撑。其中,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单月小幅新增,相比去年同期分别多增85亿元、少减734亿元。在表内票据贴现减少的情况下,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较去年同期降幅收窄,同比少减1210亿元。
贷款拖累在居民端
2023年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为7188亿元,比去年同期低点仅略有多增,相比18年-21年同期均值少增6237亿元。各分项从强到弱排序,“企业中长期贷款 gt;; 企业短期贷款 gt;; 居民短期贷款 gt;; 居民中长期贷款”。具体地,
-
居民中长期贷款单月净偿还规模达历史新高,相比18年-21年同期均值多减5410亿元;
-
居民短期贷款同比少减,但较18年-21年同期均值多减2625亿元;
-
企业短期贷款同比多增,但略低于18年-21年同期均值;
-
企业中长期贷款延续前期亮眼表现,同比大幅多增4071亿元,且创历史同期新高。
总体看,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最大问题仍然在于居民中长期贷款,房地产销售低迷使其增量不足,居民预期偏弱、提前偿还存量房贷又雪上加霜。基于4月这个信贷投放传统淡季的数据,尚不能得出企业信贷需求不足的结论。
-
一方面,企业中长期贷款在一季度大幅高增后,4月又创历史同期新高,仍然能够有效发力。
-
另一方面,表内票据维持低增长,也意味着目前企业贷款需求或许尚可。
-
此外,4月初以来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较快推进,这有助于缓解银行面临的净息差压力,增强其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,能够为企业贷款利率的 进一步下调“蓄力”。
居民资产再配置
M1同比小幅回升。一方面,从历史规律看,每年前4个月翘尾因素对M1同比走势的影响较大,这可能是驱动其变化的主要原因。另一方面,在企业贷款扩张的同时,企业存款也有边际改善,4月新增规模约1408亿元,而21年、22年4月企业存款均在减少。
M2同比增速有所回落。一方面,4月信贷扩张乏力,对M2的支撑不强。另一方面,居民资产再配置,银行理财规模重回扩张,对M2也形成拖累。此外,考虑到去年4月M2同比增速较3月抬升0.8个百分点,基数的变化也有较强影响。
4月居民存款出现了2022年3月以来的首次同比少增,其驱动因素更多是家庭资产的再配置,流向消费的规模可能较为有限。4月以来多家中小银行下调挂牌存款利率,而银行理财市场需求火热,居民提前偿还房贷规模较高(4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净偿还规模达历史新高)。
值得警惕的是,4月财政存款同比大幅多增4618亿元,去年同期留抵退税推进存在一定影响。但结合其他指标看,财政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可能有所减弱,基建投资相关的高频指标出现了下行的苗头,重大项目开工金额同环比较快下滑(据Mysteel不完全统计,2023年4月全国各地重大项目开工总投资额约28078.26亿元,环比下降34.0%,不及去年同期的半数)。从4月金融数据看,房地产恢复仍然缓慢,此时如果财政基建支持力度不稳,可能导致中国经济的环比增长动能较快衰减。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上一篇:宁德移动与华为、宁德时代等完成全球首个新能源产业5GRedCap商用验证
下一篇: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