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座场馆,简约之中看匠心
一座场馆焕发新生,唤醒了城市的活力。在杭州临平新城,改建一新的临平体育中心已经准备就绪。9月19日,这里将率先迎来亚运足球、排球比赛。
为迎接八方来客,建于1997年的临平体育中心,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,用尽量少的资金投入升级改造,成为可同时承担多项大型比赛的综合性体育场馆。
秉持节俭办赛原则,此次杭州亚运会的56个竞赛场馆中,有44个是改建或者临建的,31个训练场馆全部为改造场馆。
场馆获得新生的背后,既有杭州在设计施工中的匠心,也有管理运维中的精益求精。
;节约的不只是资金
临平体育中心,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。它地处临平新城核心区,见证了20多年来临平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。过去,这里周边是郊野农田,如今已是高档酒店、写字楼、住宅林立,寸土寸金。
从空中俯瞰现在的临平体育中心,体育场、体育馆等比赛场馆如同分散的明珠,由一条宛如丝带的连廊串联起来,显得非常灵动。这里将举行杭州亚运会排球、足球、空手道等赛事,产生17块金牌。
作为第一批接到亚运办赛任务的体育场馆,临平体育中心在设计谋划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空间、土地资源的局限。
该场馆原本的构成是:一个3000座的室内体育馆、一个供大众健身休闲的游泳馆,另有一个约6000座的室外体育场,由紧邻的临平职高日常使用。场馆总体规模不大。
如果要承担足球、排球等粉丝众多、备受瞩目的亚运竞赛项目,原有的场馆在硬件设施及软件保障等方面都显得有些局促,与亚运办赛标准和观众的观赛需求存在较大差距。
;能不能向周边扩建,拓展空间?最初,当地有干部提出这一设想。但这不仅意味着昂贵的拆建成本,还可能对周边居民生活和企业经营等造成较大影响,远离了简约办赛的宗旨。
怎么办?在杭州亚组委和临平相关部门的多轮磋商比较下,临平体育中心通过精巧设计,向空中和地下要空间,在保留原有场馆大格局的基础上,通过改建,满足举办顶级赛事的功能需求。
比如,原有的体育场在改建过程中保留东看台,改建西看台,在通过新增柱列拓展体育场空间的同时,又支撑起体育场的新增屋面。在原体育中心用地总面积不变的前提下,看台座位增加到1万个。通过类似的方式,体育馆的座位也增加了,观赛空间更加开阔。
临平体育中心还增加了空中连廊,将各场馆联结起来,划分了多条进出路径,以应对排球、足球比赛同时进行时可能涌入的大流量人群。
经过不断优化设计方案,临平体育中心项目的建设预算缩减了20%。;节约的不只是资金。临平体育中心相关负责人徐静说,通过改建还省下了寸土寸金的土地资源及时间成本,提升了大家的观赛体验。
;简约但不简单
入夜,临平体育中心场馆屋面交替亮起蓝色、黄色、紫色灯光,色彩变幻之中彰显了江南水乡的柔美。灯光映衬下的临平,亚运气氛热烈但没有过度渲染之感。
;简约但不简单。临平体育中心设施和服务副指挥长李育刚说,亚运场馆在照明上采用绿色节能产品和智能控制系统相结合,通过科学控制实现多种场景应用,在能耗支出上比传统照明系统降低了六成。
简约,并不是一味地降低标准乃至牺牲观赛体验。节俭办赛,更多还要依靠新技术的运用和管理上的精益求精。
临平体育中心体育场改建后,已经成为可以举办顶级足球赛事的甲级体育场。比赛草坪由5%的假草和95%的真草组成,既能快速过滤雨水,避免产生积水坑洼,也能经受足球运动员的踩踢,持久耐用。长远看,节省了重复铺设投入的资金。
一块小小的指示牌上也有创新。由于临平体育中心的体育馆要先后承办排球、空手道、坐式排球等比赛。不同的比赛项目需要不同的指示牌,如果每个项目重新做牌子,投入也不小。临平体育中心经过多方考察比选,采用了一种随贴随用的超透膜。赛事信息变化后,原有指示牌无需重新制作更换,只要覆盖上更改文字的薄膜。这不仅加快了更换速度,在赛事结束后,这些指示牌还可以长期使用。
后勤保障人员是场馆运维中的大笔投入。像这样规模的一个场馆到底需要多少保洁等相关后勤人员?在临平体育中心,保洁人员从最初;毛估估的200人,到最后实际减少到119人。
;人员减少了将近一半,但我们心里还是有底。走进临平体育中心运维办公室,墙上贴满了场馆的平面图,图上详细划分了保洁、电力等保障责任区,人员精准安排到各区域。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,这些涉及人员安排的;作战图,是大家一遍遍现场走下来,调整了20多稿才敲定的。
;还馆于民留下持久财富
临平的市民,比亚运健儿更早体验到高标准场馆带来的运动享受。
2021年9月,临平体育中心通过竣工验收后,就作为全民健身设施向市民开放,累计已有50多万人次来此健身锻炼。
亚运场馆并非只为亚运而建。场馆新生之后,只有持续使用产生经济社会价值,前期的投入才不至于白费。
多年来,只能外出看比赛的临平市民,如今也能在家门口欣赏到高水平的竞技体育。今年,全国5人制足球联赛,已经在临平先期开赛,高水平的排球联赛也有望落户临平。
;亚运后,通过还馆于民留下持久财富。徐静说,临平体育中心建设之初就已经有所考虑,场馆要作为公共服务设施来建设使用。比如,新场馆增设了700多个地下车位,平常向市民开放,解决周边群众停车难题,也可以为后期场馆办大型赛事、文艺演出等备用。
日常情况下,临平体育中心大部分场地将面向群众免费或者低价开放。据介绍,临平体育中心在改建过程中引入雨水循环利用系统,采用绿色节能材料,从而降低运行成本,确保后续利用的可持续。从室内体育馆到室外体育场,临平为每个场馆都制定了四季运营、持久利用、业态多元的综合性方案。
值得一提的是,此次场馆改建过程中,临平体育中心还配套改建了一个风雨操场,亚运期间作为运动员的慢跑热身场地,亚运结束以后将交给临平职高运维管理,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。
简约而不简单,节俭不失精彩。如临平体育中心一样,杭州亚运会让众多体育场馆激活新生,融入到城市更新的进程中,这是赛事举办留下的一笔重要财富。
一座场馆焕发新生,唤醒了城市的活力。在杭州临平新城,改建一新的临平体育中心已经准备就绪。9月19日,这里将率先迎来亚运足球、排球比赛。
为迎接八方来客,建于1997年的临平体育中心,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,用尽量少的资金投入升级改造,成为可同时承担多项大型比赛的综合性体育场馆。
秉持节俭办赛原则,此次杭州亚运会的56个竞赛场馆中,有44个是改建或者临建的,31个训练场馆全部为改造场馆。
场馆获得新生的背后,既有杭州在设计施工中的匠心,也有管理运维中的精益求精。
;节约的不只是资金
临平体育中心,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。它地处临平新城核心区,见证了20多年来临平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。过去,这里周边是郊野农田,如今已是高档酒店、写字楼、住宅林立,寸土寸金。
从空中俯瞰现在的临平体育中心,体育场、体育馆等比赛场馆如同分散的明珠,由一条宛如丝带的连廊串联起来,显得非常灵动。这里将举行杭州亚运会排球、足球、空手道等赛事,产生17块金牌。
作为第一批接到亚运办赛任务的体育场馆,临平体育中心在设计谋划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空间、土地资源的局限。
该场馆原本的构成是:一个3000座的室内体育馆、一个供大众健身休闲的游泳馆,另有一个约6000座的室外体育场,由紧邻的临平职高日常使用。场馆总体规模不大。
如果要承担足球、排球等粉丝众多、备受瞩目的亚运竞赛项目,原有的场馆在硬件设施及软件保障等方面都显得有些局促,与亚运办赛标准和观众的观赛需求存在较大差距。
;能不能向周边扩建,拓展空间?最初,当地有干部提出这一设想。但这不仅意味着昂贵的拆建成本,还可能对周边居民生活和企业经营等造成较大影响,远离了简约办赛的宗旨。
怎么办?在杭州亚组委和临平相关部门的多轮磋商比较下,临平体育中心通过精巧设计,向空中和地下要空间,在保留原有场馆大格局的基础上,通过改建,满足举办顶级赛事的功能需求。
比如,原有的体育场在改建过程中保留东看台,改建西看台,在通过新增柱列拓展体育场空间的同时,又支撑起体育场的新增屋面。在原体育中心用地总面积不变的前提下,看台座位增加到1万个。通过类似的方式,体育馆的座位也增加了,观赛空间更加开阔。
临平体育中心还增加了空中连廊,将各场馆联结起来,划分了多条进出路径,以应对排球、足球比赛同时进行时可能涌入的大流量人群。
经过不断优化设计方案,临平体育中心项目的建设预算缩减了20%。;节约的不只是资金。临平体育中心相关负责人徐静说,通过改建还省下了寸土寸金的土地资源及时间成本,提升了大家的观赛体验。
;简约但不简单
入夜,临平体育中心场馆屋面交替亮起蓝色、黄色、紫色灯光,色彩变幻之中彰显了江南水乡的柔美。灯光映衬下的临平,亚运气氛热烈但没有过度渲染之感。
;简约但不简单。临平体育中心设施和服务副指挥长李育刚说,亚运场馆在照明上采用绿色节能产品和智能控制系统相结合,通过科学控制实现多种场景应用,在能耗支出上比传统照明系统降低了六成。
简约,并不是一味地降低标准乃至牺牲观赛体验。节俭办赛,更多还要依靠新技术的运用和管理上的精益求精。
临平体育中心体育场改建后,已经成为可以举办顶级足球赛事的甲级体育场。比赛草坪由5%的假草和95%的真草组成,既能快速过滤雨水,避免产生积水坑洼,也能经受足球运动员的踩踢,持久耐用。长远看,节省了重复铺设投入的资金。
一块小小的指示牌上也有创新。由于临平体育中心的体育馆要先后承办排球、空手道、坐式排球等比赛。不同的比赛项目需要不同的指示牌,如果每个项目重新做牌子,投入也不小。临平体育中心经过多方考察比选,采用了一种随贴随用的超透膜。赛事信息变化后,原有指示牌无需重新制作更换,只要覆盖上更改文字的薄膜。这不仅加快了更换速度,在赛事结束后,这些指示牌还可以长期使用。
后勤保障人员是场馆运维中的大笔投入。像这样规模的一个场馆到底需要多少保洁等相关后勤人员?在临平体育中心,保洁人员从最初;毛估估的200人,到最后实际减少到119人。
;人员减少了将近一半,但我们心里还是有底。走进临平体育中心运维办公室,墙上贴满了场馆的平面图,图上详细划分了保洁、电力等保障责任区,人员精准安排到各区域。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,这些涉及人员安排的;作战图,是大家一遍遍现场走下来,调整了20多稿才敲定的。
;还馆于民留下持久财富
临平的市民,比亚运健儿更早体验到高标准场馆带来的运动享受。
2021年9月,临平体育中心通过竣工验收后,就作为全民健身设施向市民开放,累计已有50多万人次来此健身锻炼。
亚运场馆并非只为亚运而建。场馆新生之后,只有持续使用产生经济社会价值,前期的投入才不至于白费。
多年来,只能外出看比赛的临平市民,如今也能在家门口欣赏到高水平的竞技体育。今年,全国5人制足球联赛,已经在临平先期开赛,高水平的排球联赛也有望落户临平。
;亚运后,通过还馆于民留下持久财富。徐静说,临平体育中心建设之初就已经有所考虑,场馆要作为公共服务设施来建设使用。比如,新场馆增设了700多个地下车位,平常向市民开放,解决周边群众停车难题,也可以为后期场馆办大型赛事、文艺演出等备用。
日常情况下,临平体育中心大部分场地将面向群众免费或者低价开放。据介绍,临平体育中心在改建过程中引入雨水循环利用系统,采用绿色节能材料,从而降低运行成本,确保后续利用的可持续。从室内体育馆到室外体育场,临平为每个场馆都制定了四季运营、持久利用、业态多元的综合性方案。
值得一提的是,此次场馆改建过程中,临平体育中心还配套改建了一个风雨操场,亚运期间作为运动员的慢跑热身场地,亚运结束以后将交给临平职高运维管理,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。
简约而不简单,节俭不失精彩。如临平体育中心一样,杭州亚运会让众多体育场馆激活新生,融入到城市更新的进程中,这是赛事举办留下的一笔重要财富。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原标题:一座场馆,简约之中看匠心
上一篇:《极品飞车》系列开发团队Criterion加入“EAE”,有望协助制作《
下一篇: 返回列表